为统筹推进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稳步实施,11月21日上午,教务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在文科综合楼1621会议室组织召开了师范类专业认证推荐工作评审会,小学教育、历史学、音乐学专业所在二级学院院长、教学副院长、专业负责人及认证骨干教师等参加了会议。教务处处长张艳鸽、副处长张成兴、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林云飞、地理与空间信息学院副院长李长坡等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教务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副主任郭卫芸主持。

与会专家听取了三个专业师范认证工作建设与推进情况汇报,结合各专业的认证申请书,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漏洞,提出有效的指导意见和改进建议。
张艳鸽处长对各个专业前期的认证工作进行了肯定,她指出,师范类专业认证是对我们办学实力的一次全面检验,更是推动专业内涵建设、推动专业提质增效的有效手段,认证结果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和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各专业及所在学院要深刻认识认证工作的重要性与紧迫性,认真学习认证标准与理念,将其内核融入日常教学与管理,注重积淀、深挖内涵。在认证材料的撰写过程中,要严格对照认证标准,逐项梳理,认真开展自评自查,要注意逻辑的清晰、语言的简练、特色的凝练,高质量完成专业认证自评报告。她要求,各专业负责人要切实承担起第一责任,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全体教师要全员参与,各司其职,密切配合,教务处及质评中心相关负责同志要提供有力支持,确保资源保障到位。
郭卫芸副主任向与会人员通报了近年来我校师范专业认证过程中专家提出的共性问题:一是在“评价-反馈-改进”的闭环链条上,整体性、系统性和规范性存在短板,改进工作缺乏统筹设计,实施路径不够细化。二是社会评价机制和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尚不健全,评价数据没有能够被及时、有效地运用于培养过程的改进中。三是“反向设计”不尽合理,“正向施工”出现断层,OBE理念在课程层面的落实程度不够深入等。他指出,各专业要以问题为导向开展工作,避免同样的问题出现。